《广西建设监理(总第12期)》 Guangxi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
期号:2008年第4期
主管: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
主办: 广西建设监理协会
主编: 罗 馨
编辑: 黄华宇
电话: (0771)5599310
传真: (0771)5599302
电子信箱: gsjsjlxh@yahoo.com.cn
网址: http://www.gxjsjlxh.com
地址: 南宁市金浦路16号汇东国际F座20层2010、2013号房
邮编: 530021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欢迎广大读者、会员企业和技术人员为本刊提供信息,撰写稿件,请直接投入我会电子信箱。谢谢合作!
探索创新求发展 历经风雨现彩虹
----------广西建设工程监理行业发展历程
辉煌的2008年即将过去,对全区的监理行业广大工作者来说,2008年是个极其特殊的日子,这一年我们不仅迎来了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盛事,也迎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和全国推行工程监理制度20周年的大喜日子。回顾广西建设监理行业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艰难曲折中前行,在探索创新中发展,通过全区无数监理人的辛勤耕耘,在历经风雨之后,终于谱写出广西建设监理行业辉煌的篇章。 如果说广西建筑业发展历史是一幅画,那么广西建设监理20年的发展史,广西建设监理人20年来艰苦创业、不断夺取佳绩的创业历程,无疑为这幅画增添了精彩和富有传奇的一笔。 1988年7月25日,是我区广大监理人终身难忘的日子,也是全国监理行业值得永久纪念的日子,原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建设监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在我国建设领域建立建设监理制度。从此,建设工程监理行业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和改革历程。我区建设领域的有识之士为之欢呼雀跃,一大批各行业人才开始跃跃欲试,满怀希望和梦想在这一全新领域大展拳脚,一展报负。然而,我区的建设监理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着一个全新的甚至是一片空白的领域,我区的监理行业先行者们深知空有满腔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建设监理作为一项新的工程管理制度,是建设管理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只有通过不断积极探索,积累经验,才能使这一全新行业茁壮成长。没有理论可以学习,我区广大监理人就向外省同行虚心求教;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就自己进行探索;没有实践经验,就从建设工程中一点一滴的总结和积累。无论是全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还是各建设领域企业和专家,都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开拓我区建设监理事业之路。 随着全国首批建设监理试点项目的成功,我区派出考察人员远赴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吸收借鉴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为我区实行建设监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万事具备,全区的监理先行者们已经迫不及待,急盼着建设监理制度在我区范围内正式实施。东风又至,1991年3月,《人民日报》刊登了我国首批100名监理工程师名单。1992年,原建设部发布了《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试行办法》和《关于发布建设工程监理收费有关规定的通知》。而我区也于1991年根据建设部对工程监理提出的“谨慎起步,逐渐展开”的工作思路,开始进行工程监理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从我区南宁市和北海市开始,然后由点到面逐步推开,1993年我区拥有了第一批经建设部批准成立的6家房建监理单位。此后,我区的监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加,一大批甲级、乙级和丙级企业在全区各地市成立和发展壮大,监理范围也从过去单一的房建工程监理发展为房建、市政公用、冶炼、矿山、机电安装、水利水电、电力工程、林业及生态工程、铁路、公路等10多个专业类别、多领域的建设工程监理。从此,广西的监理事业迈上了轰轰烈烈的发展之路。 1997年,建设监理制度被纳入《建筑法》规定范畴。2000年,建设监理国家标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正式发布,建设监理制度在建设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区建设监理制度的改革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短短7年时间,我区监理企业已从1993年的6家增加到2000年的73家,监理收入也较刚开始推行监理制度时有了大幅增加,工程监理行业经历了一个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历程。 一次次创新探索、锐意改革和不懈努力,体现在了一次次困惑、变革、失误和成功之中,同时也暴露出了建设监理制度实施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我区的监理人品味到了创业的苦涩和艰辛。监理企业发展不平衡、市场恶意竞争、低价承揽业务、监理收费过低、监理工作得不到业主和施工单位的认可、监理工作浮于表面、从业人员素质不一、注册监理工程师挂靠、人证分离、监理工程师人数满足不了在建项目需求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摆在了全区监理行业人员的面前,是前进、还是原地踏步、更或者是后退,最终被历史的洪流所淘汰,越来越多的困惑来到监理人的面前,监理行业的发展似乎进入了瓶颈,面临着方向性的选择。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建设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作为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监理人身上的担子也在不断加重。地方部门及建设单位任意对监理加压加码,监理工作内容不断增多,责任不断加大、压力增大。2000年《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颁布并规定了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的义务和责任。2004年《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更是增加了监理单位及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建设中应尽的安全生产义务和要承担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监理企业所背负的安全监理责任很大,从行政处罚来看基本上等同于施工单位。只要工地出现了安全隐患和事故,监理单位必然要承担责任但缺少与之相对应的权利,同时,部分出现安全事故,负有安全监理责任的监理人员受到法律制裁和国家行政部门严厉处罚,这些案件除了给监理人以警示外,更多的是对监理人积极性的打击,这种责、权、利的严重失衡,让监理人处在彷徨和徘徊中。一些建设监理人员甚至提出监理已经沦为监工的论调。监理根据受委托性质履行监理职责,监理的权力、地位、工作内容受到曲解,建设监理人员沦为弱势群体。同时,随着监理市场的发展,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总量不足,监理队伍力量远远满足不了监理工作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无证上岗、人证分离、证书挂靠等不良现象越来越多,监理转包、挂靠行为悄然而生,而建筑市场的不规范给监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难度。然而,我区的广大监理人并没有退却,始终相信发展的问题要依靠发展来解决,要努力探索出一条监理行业的发展出路,一场变革的风暴悄然酝酿。 2004年,在全区监理行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广西建设监理协会宣告成立了,广西的监理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园,这标志着全区的监理行业由过去的政府行政管理转变为政府指导、协会搭桥和行业自律型管理的新模式,全区监理行业从稚嫩走向了成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国家也进一步加大了建设监理行业管理的改革力度。 2006年4月1日,原建设部颁发《注册监理工程师管理规定》(147号部令), 147号部令的颁发,迈出了监理行业改革的第一步,正式吹响了监理行业新时期改革的号角。加强监理行业人员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有效杜绝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挂证、人证分离等现象,并提出了监理工程师必须参加继续教育等一系列管理和教育措施。我区监理人员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由广西建设监理协会组织,全区广大监理企业人员纷纷踊跃报名参训,全区的监理人已经认识到,要想不被历史的洪流所淘汰,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适应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经途径。
2007年,针对行业长期争论的焦点—监理服务收费偏低的问题,国家再次出台《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监理人盼望已久的新标准终于实施,我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迅速转发了有关文件,并积极开展新标准的宣贯活动,力争使全区监理行业尽快摆脱困境,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2007年8月1日,为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原建设部颁布实施第158号部令《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对工程监理企业资质标准重新进行了规定,并提出2年的过渡期。我区为顺应行业形势发展,我区一些监理企业开始步入合并、重组和资源整合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整合企业资源,寻找最佳结合点,增加企业自身竞争资源优势,使企业业务领域、经营地域等市场空间范围得以扩大,并使原有市场空间内生产效率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大,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1+1>2的效果,一批综合实力强、社会效益高的监理企业将在改革的浪潮中萌芽。 如今的监理行业,已经成长为建设工程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建设工程投资效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区建设监理企业从1993年的6家发展到如今的170家,其中甲级企业24家,乙级企业70家,丙级企业76家,从业人员从最初的1000多人发展到万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032人,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2060人,工程监理收入39289.9万元,2007年度全区工程监理企业共完成合同额81863.23万元,其中完成监理合同额75114.79万元,监理业务占总业务量的91%,全年营业收入47491.85万元,其中工程监理收入41293.92万元。目前全区建设工程监理实施面超过90%,被监理的建设工程合格率达100%。 回顾我区建设监理行业发展之路,是一个逐步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革完善的过程。20年的实践证明,我区建设监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尽管当前全区的监理事业还存在一些问题, 监理体制尚未完善,建设监理未来的道路依然漫长,但我们相信,有全区监理企业的共同奋斗,有广大监理人的默默付出,全区的监理事业必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谨以此文献给20年来为全区监理事业默默奋斗着的广大监理人。并热烈祝贺我国工程监理制度推行20周年和中国建设监理协会成立15周年。